每个人都是拿着高薪的“职场囚徒”:我亲历的日本IT派遣工作之旅


高薪福利与职场禁锢,日本IT派遣究竟是“天堂还是地狱”?


对于码农来说,日本是个不错的工作地方,只要有本科学历,就能申请签证去日本从事IT外包工作,文科生也能胜任。


虽然在国内自学日语时,我体会到了日本社会制度中明显的等级和礼仪,比如尊敬语和自谦语。但为了更好的生活和事业,有些不便是必须要接受的。


日本生活的琐事



入境后,需要在14天内登记住址,如果住址变了还得重新登记,这跟其他国家发放身份证明不同。



申请银行卡需要手机号,但申请手机号又得绑定银行卡支付,这种循环问题让人很头疼。此外,日本的电子支付不太普及,用硬币付款更常见,一个月能攒50~100个硬币,用起来有些不方便。


当薪水较高时,可以考虑存钱进ATM,注意钱最好不要折叠,买个钱包,不要把钱放在口袋里。


在日本很多食物都是生的,比如蔬菜、鸡蛋和寿司,不吃的话可能会有些不习惯;垃圾分类也很麻烦,初来乍到时可能会不敢扔垃圾,一般要等周二和周四才能扔。


在国内,垃圾回收和分类投放可能感觉轻松、自由。但在日本,垃圾处理有法律和道德规定,会让外国人感到束缚、压抑、自责甚至有些喘不过气。



在日本生活中,许多雨伞是透明长条形式的,折叠式雨伞相对较少。乘坐电梯时,人与人之间保持一个台阶的距离,整齐排队。


走路时如同编队行进,时刻注意前方和侧面,遵守规范。离公司200米的红绿灯处,人们自觉排队,就像蚂蚁一样,但偶尔也有一两个日本人抄近路。


到了电车上,会发现很多人低着头,几乎没有人说话,死一般的寂静。手机必须调成震动模式,这是规定,不遵守就会被认为是另类。


收到快递,如果当时你不在家,快递员不会打电话,而是会留下一张《暂时不在联络票》,最多只会帮你保管七天。你需要填写联络票,写上你准备回来的时间或公司地址,然后投进街上的邮筒。



尽管在日本的生活和工作可能会遇到一些不便,比如签证和住址登记、申请银行卡和手机号、电子支付不普及、食物多为生的、垃圾分类繁琐、城市规矩严格等,但我们可以慢慢适应和习惯。


在日本,还有许多独特的文化和风俗。我们最重要的是保持积极的心态,努力适应新环境,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,为自己的未来奋斗就好了。


IT外包的真实情况



具体聊聊我的工作。刚开始的时候,忙碌的生活可能让人感到困扰。有时候忘了穿腰带,甚至有同事把袜子穿反了... ...


在日本的IT派遣工作中,日常生活安排大致如下:


早上6:30 - 起床,整理仪容

早上7:10 - 吃早餐

早上7:30 - 抵达车站

上午8:40 - 抵达外派地点

上午9:00 - 到达公司

中午12:05 - 吃午饭并休息

中午12:40 - 继续上班

下午5:30 - 下班

晚上7:30 - 加班结束

晚上9:00 - 吃晚饭,购买第二天早餐并回家

晚上10:00 - 洗澡

晚上11:00 - 就寝


随着工作熟悉,速度加快,晚上如果不用做饭,还能腾出一个小时的空闲时间,早晨也能多睡半个小时。



公司大楼的保安站在入口5米处,每隔8秒向进入的人喊出“早上好”。声音洪亮,回荡在楼内。


在公司上班的时候,就是把自己的时间卖给公司:不能看手机,不能上无关的网站学习跳槽,这便是无偿加班文化,体现了“日本社畜”的真实生活。


午间,日本人们会在厕所刷牙,然后靠在角落,像立式冰箱一样。而在热水间,无论待多久,出来后都要向门外排队的人鞠躬,并恭敬地说“抱歉”,表示歉意。


在日本的IT外包行业,在一定范围内加班是被计入基本工资的。例如,在140-200小时的时间范围内,一个月有22个工作日,每天工作10小时,就不会有加班补助。



日本的IT外包行业工作环境和管理方式相对保守,在项目开发过程中,会严格按照Excel文档的要求来执行,缺乏自由和创新。上级对员工的管理和要求严格,例如要求遵循特定的软件和工具使用规定。


在实际工作中,很多自动化和现代化的编程工具和技术都被禁止使用,如Bootstrap和Git命令行,所有事务都需要遵循上级的意见和方式。


虽然日本的外包编程工作相对容易,日薪可达400元人民币,但工作环境压抑,缺乏自由。此外,日本的技术栈相对落后,不能像国内互联网公司那样学到各种新技术。


所以,在日本工作的外包经验对回国发展帮助有限,除非对旧编程语言有需求。相较于国内,日本的生活成本更高,食品、养老和互联网服务都相对昂贵。



在日本的公司环境中,上班时不能打哈欠或打瞌睡,加班文化盛行。此外,日本的警告/标语多为禁止性质,到处可见,反映出社会对禁忌的关注。


日本的生活成本


日本的生活成本相对较高,尤其是住宅环境。房屋拥挤,隔音效果较差,所以在家中需要保持安静,避免影响其他人。


虽然东京人口众多,但公共场合对维持秩序和相互尊重要求较高,随处可见摄像头,反映了日本社会对监视的依赖。


关于生活费用,按照我个人情况计算:房租约5万日元,饮食开销大约3.3万日元(每日100日元 + 500日元 + 500日元,乘以30天),通信费用为2千日元,水费约为7千日元,电费大约为1千日元。公司提供交通费报销,其他预估费用大约1万日元,总计约10万日元



我眼中的日本国民性


对于日本国民性,有人认为日本人内向和处女座的特点,可能受到后天环境影响,违背了本性,就像名言“生まれて、すみません(生而为人我很抱歉)”就表达了日本人对自己给别人添麻烦的歉意。


很多时候,在日本生活人们感觉自己没有权利做某事或逗留太久。法律和道德,只规定了不允许做的事情,而没有规定可以做什么或享有哪些权利。


有人认为日本人的性格和处事方式,浪费了美式的宪法体系,他们仍然从道德方面对他人进行限制,不断添加规则、排斥差异、拘束自己。随着规则的日益增加,现在看来,日本社会法制也并不完美。



日本似乎没有“None of your business,I've the right to(别来干涉我,我有权利)”的思想存在,他们强调同一性、集体性,而不是西方文明所强调的个性和多样性。这种互相监控的社会,非常严苛且令人窒息。


未来的打算


然而日本也有很多优点:比如整洁、合理的房子布局和便利的生活;全职工作的月薪普遍在20万日元以上,相对于国内IT行业底薪要高很多;郊外房子漂亮、环境清新,生活也显得比较安逸。


目前计划继续在日本工作一两年,看看是否能适应,如果忍受不了,不排除考虑回国发展。实际上,国内的发展也非常不错,GDP增长迅速且市场庞大。


我其实经常在论坛上看到负面新闻、抱怨不能移民,这些人的思维都比较狭隘。重要的是调整心态,每个国家都有竞争,关键在于自己的心态和努力。


文中图片来源 / pakutaso